要在台北輕旅行搭乘捷運可說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我在四月初的時候,自己一個坐捷運到台北市區趴趴走,也是獨自坐捷運初體驗,還好都是很順利的完成一日遊 ,一直想趕緊來介紹沿路的旅程,但是都被其他的文章給擱著,這樣會越拖越懶呀~最後只好依心情來穿插寫文了。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位在萬華區的西本願寺,有日式鐘樓和木造和式房子,讓你馬上秒飛到日本的場景裡。
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76號
話說: 在之前我有先介紹過捷運龍山寺站.新富町文化市場,而從<龍山寺>坐捷運板南線要坐回<台北車站>的時候會經過<西門站>,當時我不經意看到西門站這裡有一個西本願寺的景點,當時想說還有一點時間,於是就趁機到這站來逛逛,很久沒到西門町這裡了,感覺有一點陌生。
從西門捷運2號出口走出來,沿著中華路往前走,過了國軍英雄館之後,就可以看到對面的西本願寺的鐘樓了,再走斑馬線到對面的西本願寺廣場。
位於西門町南緣、中華路與長沙街交口的「萬華406號廣場」,原為「日本西本願寺」,由臺灣信徒與日本人共同捐資興建,其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於西元1904年開始興建,西元1912年竣工完成。
西本願寺臺灣別院是日本真宗本願寺派於臺灣所設的分院,多數主要建築的式樣多源自日本佛教18、19世紀常出現的折衷式樣,本堂、御廟所、庫裡、鐘樓基本上皆為折衷樣式,而輪番所是日本傳統住宅形式;樹心會館則為表現新時代精神,採用磚結構與西式木屋架組合,屋頂仍維持日式風格。西本願寺廣場開放後,常可看到許多愛好攝影民眾來到此地拍照攝影。
西本願寺原本的大鐘鑄於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是日本大阪銅器會社所鑄造的。鑄造好的銅鐘一直存放在臨時鐘堂,直到日大正11年(1922年)西本願寺的鐘樓建造完成,才正式掛上銅鐘,但銅鐘在台灣回歸之後即下落不明,目前這鐘樓掛的是仿製品。
四月初到訪的時候還遇到櫻花開花的季節!只是這邊的櫻花開的不是很茂盛。不過有櫻花的點綴,真的滿像在日本的感覺呢~
由下往上看這鐘樓,畫面真美!只是古色古香的鐘樓背景卻是雜亂的高樓大廈,有一點煞風景!
我覺得這標示牌很有特色!
在另一側看到有一棟日式房子,原來是八拾捌茶輪番所。
什麼是輪番所? 輪番,本意是「日本境外該教派(宗教)最高負責人」,也就是這個輪番所原是寺廟負責人的宿舍。此輪番所建造於日大正十三年,屋頂做四坡水形式覆蓋日式黑瓦與脊瓦,牆身採用雨淋板,部分內牆仍保有竹編夾泥的牆體構造,是西本願寺殘存遺跡中最完整的建築。
日式黑瓦看起來真有味道!
現在這輪番所裡面是由一家八拾捌茶在經營。因為我沒有在裡面喝茶,所以就只拍外觀而已。
八拾捌茶原本是家位於汀州路的茶行,在2013年通過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徵選後,於2014年5月在90年前的"輪番所"重生。
八拾捌茶取得輪番所的經營權後,相對也負起修繕維護及營運工程的重大責任。目前的經營方式以茶事、講座、展演三大主軸在打造一結合傳統與當代的文化空間。
在充滿日式風情的建築中,飲著台灣本土生產的茶,美好風味油然而生,此時又有櫻花可以欣賞,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個享受呀~
這樣的場景讓人彷彿來到日本的感覺了
遇到這最美的時刻~讓人陶醉其中了~
有櫻花的點綴,怎麼拍都很有味道!
入口處再拍一張,可以在台北市區裡看到這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真讓人難以置信!
下一次有時間,再到裡面坐下來泡茶~吃甜點。
註記:今天在網路看到景點家的一則新聞
台北市西本願寺廣場新建工程、前山公園更新工程近年多次獲得國內各種獎項的肯定,今年挑戰更高層級的「2017全球卓越建設獎」亦傳出捷報,從國際間數百件參獎作品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公部門基礎建設類」、「環境(復育、保育)類」等兩座銀獎殊榮,北市工務局公園處也成為全台灣所有參獎的政府單位中唯一獲獎的機關。頒獎活動已於5月26日在歐洲安道爾舉行,由公園處處長黃立遠出席領獎。
恭喜了!!
鐘樓廣場前寬闊的休閒空間
西本願寺歷經兩次火災,原已破敗傾頹,但是經過這次的重建整修,讓這座歷史建物得到新生命,有如重生的浴火鳳凰,尤其是原有的日本佛教建築修復活用,讓這個都市廣場充滿了不一樣的文化氣息,吸引許多人文愛好者流連駐足。
雖然有經過災後整修,但是部分難以修復只有保留基座,看到這些基座遺跡,有興趣的可以去查它之前的原貌。
上圖是參道的殘跡
本堂臺座
御廟所臺基
另一邊可以看到紅磚造的房子,這是保留最完整的另一棟建築<樹心會館>。
1923年落成的樹心會館,當時為西本願寺舉辦演講等室內活動用。
樹心會館 整體建築配置為L型採磚結構與西式木屋架構,屋頂結構為「入母屋式」即中國傳統「單簷歇山」式樣。
樹心會館現在是由台北市立文獻委員會所管理,裡面有租借場地的服務。
當時我從側面逛到後面有看到這新住民的展區,可惜我沒時間進去逛了~
當時館內也有展覽展出,但是樹心會館的建築比較吸引我,所以我就沒有進去參觀一番了。(當然也是怕時間不夠...因為等一下還要搭捷運回台北車站再搭車回台中。)
在外圍快速的拍了一番,這裡的紅磚構造很漂亮,感覺這也是外拍很棒的地點。
就是喜歡這木門和磚牆的樸素感。
正門的造型保持得很好,可以看出來濃濃的日本味道。
看完樹心會館之後,最後忍不住還是再來拍鐘樓和櫻花的合影,這次從另一側來拍,因為這一棵櫻花開的比較多,所以拍起來更漂亮!
櫻花和鐘樓的合影,感覺就像在日本賞櫻吧!
台北市區裡的櫻花今年好像花季比較晚,在四月初才看到它的蹤跡。
這次很幸運地在初次到訪西門願寺又可以拍到櫻花,真的是很開心呢!
看到這鐘樓整個造型優美,讓我想近距離去看看銅鐘的面貌,於是就沿著這優美的石階走上去~
原來建造於日本時代的銅鐘已消失,所以這個銅鐘是仿製品,不過也是貨真價實的銅鐘,看起來就是很沉穩。
之前我在台中的菩薩寺也有拍過銅鐘,那裏的銅鐘可以敲(就是俗話說的:暮鼓晨鐘),這裡沒辦法敲它,因為沒有看到木棒可以敲擊,不過在市區也不能敲這大鐘吧?可能馬上就被投訴!哈~哈~
鐘樓造型真的很優美,站在下方往上看,可以看到更清楚~
在鐘樓休息一會兒,居高臨下,欣賞底下西門願寺廣場的風景,感覺也很棒!
當天天氣有一點陰天,所以看不到陽光,也還好有這樣天氣,拍這些日式建築的感覺比較溫和,拍出來的效果我覺得還滿開心的。也很喜歡在這大台北市區裡(西門町旁邊),還有這樣的一處休閒空間讓大家來此放鬆遊玩,真的是滿推薦來此走一走的。
繼續延伸上一篇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