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萬華區最新景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充滿文青風,也讓年輕人重新走進市場裡!
上次到台北一遊,本來只想到剝皮寮老街拍照,沒想到意外發現這個新景點,於是就順遊這一個最新的景點。
這裡也有一處很夯的IG拍照打卡的地方喔!等一下再帶大家去看看,現在就跟我一起去ㄙㄟˇ 菜市場吧!
旅遊日期:2017-04-09
若從台北車站坐板南線捷運到<龍山寺>下車,走三號出口,看到一條小巷子左轉,走不到幾步就可以看到這一座建築物了。
新富町文化市場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新富市場前身為「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為解決綠町市場因位處偏遠而長期經營不善的問題,日治政府選定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現址,將市場移地改建,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1935年1月7日,新富市場動工興建,同年6月28日正式開業,除了市場本體之外,另外也配置了事務所、管理員宿舍、腳踏車停車場、垃圾場及公廁;館內則有肉品、鮮魚、蔬菜、雜貨、菸酒、糕點與食器等30多個攤位。
然而,新市場的榮景不長,開幕後不久便受到附近流動攤販的生意擠壓,雖然政府為了解決經營的困難,1937年時刻意將外部攤販收容至市場內部統一管理,暫時緩解了市場內攤商凋零的問題,19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人民生活在空襲的陰影中,又加上官方採行民生物資配給制,新富市場的運作於是在時局的影響下陷入停頓。戰後,市場重新開放營業,攤商們再度聚集到新富市場以及一旁的三水街。
以上有關於新富町市場的歷史,來自於新富町文化市場官網,有興趣可以去延伸閱讀。
現在我們就來看重新開放的市場裡有什麼新的氣象?
文化市場還是保留著它原本馬蹄形的主建築,磨石子的牆壁搭配木頭的窗框,感覺還滿有古樸的味道。
側邊多了一些清水模的外觀造型還滿奇特的,也造成許多網美在此拍造的風潮。
清水模圓弧簡潔的外觀設計,讓人不禁想一探究竟,看看這裡到底是什麼空間?
旁邊的空地刷白的牆壁和乾淨的地面,讓人不再有舊市場的印象。
會讓年輕人願意再走進這舊市場裡的原因,是這裡已經變得煥然一新了。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出去,感覺別有洞天。
這是市場後面的另一個空間,旁邊新蓋的半圓形的清水模空間,其實是洗手間,上方還很貼心的裝設遮雨棚,避免下雨時不方便。
大家都擠在這洗手間前,在做什麼呢?(洗手間裡也是很乾淨明亮,但是我就不好意思拍了。)
原來大家都在拍這一個空間,剛好沒有人,趕緊按下快門..
圓弧的白色鐵製樓梯造型很簡潔,樓上是辦公地方所以不開放,只能在這裡拍拍。
只能說現在年輕人打卡風潮,很喜歡這種風格。
接著再往室內走去,裡面有冷氣開放,頓時讓我彷彿走進天堂了~
這入口處右手邊有服務台,左手邊則有一處樓中樓的設計,還有幾排階梯可以坐在這裡休息歇歇腳,但是不能在此飲食喔~
走上階梯來到二樓的空間,這裡設置了<常設展>,這個常設展教大家如何逛菜市場~
這邊擺放著一些傳統市場裡的食物,其實我對這些並不陌生,可能是年輕一代比較不熟悉吧!
牆壁畫的畫面敘述一些傳統的風俗民情,讓人看了也倍覺溫馨。
另一邊的設置也有一些有趣的畫面,但是當時因為滿多人在那裏拍照,所以我就沒有拍了。
這裡常設館放置一大鍋子,有興趣的可以來玩一玩,先抽籤抽出需要的食材,再來放在大鍋裡炒一炒。
剛好有人在玩,就臨時當我的麻豆示範,謝謝囉!
接著我們再到一樓去逛逛~
在一樓另一個入口處有一間咖啡館MOT Cafe明日咖啡,逛市場累了,也可以在此喝杯咖啡歇一歇腳,最主要的是有冷氣可吹~
這咖啡館空間明亮,坐在這裡喝杯咖啡也很愜意,感覺沒有什麼壓力~看到上方的吊燈還是用蒸籠做的耶!看了讓人莞爾。
另一個明亮的空間是一間教學廚房。
舊市場經過整理之後,感覺變得很明亮很有朝氣,高挑的空間和窗戶的設計,讓市場透光明亮。
走道上規劃了展示空間,可以在這裡看到市場的歷史演變和介紹。
新富市場的建築也很有特色
日治時代的保險箱,這讓我比較有興趣和好奇!
從走廊中間走出一道門檻之後,來到這馬蹄形的中間,這是一處開放式的空間,因為圓弧形的空間很特別,是大家來此拍照最夯的一景。
我剛到的時候剛好有人在拍照,我就不好意思對著她拍,等到她走開才拍,旁邊等待的人也都沒有再站上前拍,大家這樣禮讓感覺還滿有趣的;不過沒有麻豆,這建築就是死板,還是有麻豆感覺比較活潑吧!
拍完了最夯的馬蹄形空間後,再走到外面看看這一間日式房子。
這是事務所舊址,經過一番整修之後,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面貌,我到的時候裡面已經有開放參觀了,不過要注意的是進去參觀時不能飲食,進去和室區也要脫鞋參觀,當時我也進去看一下沒有拍照。
在外面再拍一張就離開了,因為還有下一個行程等著我。
旁邊緊鄰的就是傳統的菜市場,從剛剛新富町文化市場充滿文青風的氛圍,頓時進入我們的現實世界,好不真實喔。
接近中午市場裡的攤販也差不多要收了,所以比較沒有什麼人潮,拍這菜市場的時候,讓我忽然想起若去日本遊玩,是不是也很喜歡逛他們的市場?為什麼他們的菜市場就可以吸引那麼多的觀光客呢?可能就是他們的市場給感覺就是比較乾淨沒有味道,逛起來也比較舒服。
在市場逛呀逛,沒有要再多停留,因為還要到剝皮寮老街,我憑著第六感左轉,直到走出巷子口,果然就看到了我下一個目的地。(看到這招牌才知道這菜市場的名字叫做東三水街市場)
走出巷子口,就看到了對面的 剝皮寮老街。
逛完新富町文化市場之後,可以順道到剝皮寮老街逛逛拍照,以及到龍山寺拜拜。
所以台北捷運《龍山寺》這一站可以玩的景點還真的很多,我這一天行程玩得很充實緊湊,以後再來跟大家慢慢分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