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兩天沒出門趴趴照,繼續把阿里山賞櫻的遊記給做個完結篇吧~
到阿里山除了賞櫻花之外,看人家介紹這裡還有一個地方種有紫藤,當紫藤開花的時候很美麗,所以就來尋找這一處地方【慈雲寺】
從櫻王附近的小路一路下坡,尋找往慈雲寺的道路,其實我也不知方向,還好一路走的時候有指標可以看不至於迷路,爬過一段小階梯之後看到一處國小,大家都在學校前面拍照,原來這一處是阿里山上的學校,號稱全國最高學府【香林國民小學】。
來到最高學府也不免俗地來拍張照片作紀念,過年也有到信義鄉的東埔溫泉看到東埔國小,那裏海拔也很高(只是不知是多少?);今年一個月內連續來爬高山,也看到最高的小學,感覺還蠻不錯的,是所謂的步步高升嗎?哈~哈~希望如此啦。
國小旁還有一間【阿里山博物館】,一踏進去就聞到陣陣的檜木香氣,那裏介紹著阿里山的歷史,只是時間不夠就沒有多停留,繼續往慈雲寺前進。
到這邊就進入森林區,所以可以看到高聳入天的高大樹木,走在這些巨木下感覺自己好渺小喔~
若是當時有太陽照射下來,應該畫面會更好看~這兩張樹木是為了記錄有到阿里山的實況,哈~哈~不然我都是拍花都沒拍到這裏的神木,實在是說不過去,以前第一次來阿里山的時候有走到神木區.今天就沒有時間再去看看.就拍拍這裡的樹木代表一下。
快到慈雲寺的時候就看到這一座巨鐘。
終於來到了慈雲寺
慈雲寺建於1919年,當初因覺阿里山之鍾靈毓秀有如印度之靈鷲山聖地而建造。
目前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外為銅鑄、內為金砂,是尊千年古佛。
原是泰國國王於1918年贈與日本天皇,日皇覺得玉山高於富士山,特轉贈安奉於阿里山。
隱身在阿里山上的慈雲寺,此時被這潔白的海芋給包圍,更顯得這寺廟的清靜脫俗,與世無爭的仙境境界。
遠離剛剛在賞櫻王時的人潮,此時突然感到來到另一個世界,這裡的氛圍好寧靜,讓人不禁想在這邊靜坐一番。
來到慈雲寺的遊客不多,但也大都是慕名而來,此時大家看到這裡的海芋都不禁的讚嘆:好美喔~
在這裡也有看到水仙花開,
白色的水仙花比較常見,但是這黃色花朵的水仙比較少見。(為了確定花名,還是請教估狗大神,不知對不對?)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慈雲寺~
白色的木造建築我很喜歡
在這寺廟喝著他們提供的熱茶(阿里山紅茶)休息一番,此時涼風徐徐吹來,本來爬山到此地流了一身汗這時卻感到會冷耶~
高山上的陽光忽隱忽現,所以看到陽光照射在這海芋上所呈現的透明清澈的樣子,讓我又趕緊拿起相機捕捉這一刻~
從這一個紅色拱門進入慈雲寺的側邊,本來是想要看看紫藤花,但是太早來,還未開花呀!
這邊的櫻草花開得好旺盛喔!
沒有紫藤的紫藤樹~
從拱門進入之後看到的是光禿禿的紫藤樹幹,讓人好失望~(之前在前言已經說過了)
牆上的照片可以看到盛開時的榮景,看這花形就真的跟日本的紫藤瀑布一樣,只是今日無緣看到~
還好來到這裡的時候,剛好是一葉蘭開花的時刻,所以也算是另一個收穫和驚喜~
台灣一葉蘭(學名:Pleione formosana),又名台灣獨蒜蘭、台灣慈姑蘭、山慈姑,是台灣特有種中高海拔樹蘭亞科一葉蘭屬下的一個種。於阿里山、溪頭地區有相當數量的野生族群分布,也是知名的觀賞植物。
花期主要為春夏兩季,入秋之後以球莖冬眠,只發一葉故名一葉蘭。
這幾朵一葉蘭是放在地上的盆栽,所以都是頭低低的很難拍到(我不敢趴在地上拍啦~),只好相機往下放再自動對焦,還好沒有拍得很差~
還好有一盆比較盛開的一葉蘭放在台上,可以比較輕鬆拍到~
拍了幾張之後就心滿意足了~
回程時再循著剛剛來的石階往回走,此時是走上坡,看到的櫻花在前頭比較有鋪天蓋地的感覺,但是花況不是最美的時候~
這一條小徑沒有爆開的櫻花林讓人驚豔,所以就隨手拍一下紀錄一下~
最後就以這一張粉粉的櫻花天空跟阿里山說再見了~希望明年可以在最美的時候再來跟你相會~
阿里山賞櫻記
<遊嘉義>阿里山賞櫻(前言)~2015櫻花季3/10開始,3/14花況報導
<遊嘉義>阿里山賞櫻(part 1)~意外拍到極美的大島櫻?!
<遊嘉義>阿里山賞櫻(part 2) 阿里山派出所小火車與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