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碼頭a1.jpg

淡水第二天~

因為臨時決定到淡水住一晚,也不管天氣好不好,以前都會可惜出遊沒有好天氣,但這次純粹就是去度假放鬆,心境就隨遇而安了(拍照就是附帶價值),所以就算天氣很冷,也沒有什麼陽光,但是沒有下雨就很感恩了!!

日期:2024/03

漁人碼頭26.jpg

早上我們從旅館走出來,到中正路大馬路對面等公車(永樂巷口),坐<紅26號>滬尾砲台站下車,<紅26號>從捷運站發車,途中會經過<小白宮><紅毛城><滬尾砲台>....終點站到<漁人碼頭,淡水魚市>,所以坐這一路公車遊玩淡水很方便。

<和平公園><一滴水紀念館><滬尾砲台>和<雲門舞集星巴克門市>都在同一區域,所以這早上我們就把它們一一探訪完成。

和平公園1.jpg

 

走路前往一滴水紀念館,經過這一處和平公園,讓我突然想到日本的廣島平和公園2013日本賞楓自由行~逛平和公園(原爆點),還有超美的銀杏,時光冉冉~沒想到已經過了十多年了,那時候跟格友一起去日本自由行,還真的讓人難忘呀!!

和平公園2.jpg

 

因為這裡的草地整理得很乾淨,也看到櫻花的蹤跡,所以讓我的腳步特地停下來,趕忙拿起手機來拍拍花。

和平公園3.jpg

 

我像小蜜蜂一樣,流連在花叢間,不停尋找美麗的櫻花蹤跡,東拍西拍的,真的是好忙呀~哈~不過意外看到這些粉嫩的櫻花,還是很開心和拍得很滿足。

和平公園4.jpg

 

這些花瓣比較大朵,查了一下應該是染井吉野櫻

和平公園5.jpg

粉紅單瓣福爾摩沙染井吉野櫻(染井吉野櫻)

花型:花朵有五枚花瓣,單瓣花,4~5朵花形成總狀花序,花色在花朵剛綻放時是淡紅色,而在完全綻放時會逐漸轉白。

 和平公園6.jpg

福爾摩沙染井吉野櫻樹形高大,可達10~15公尺。小花柄、萼筒、萼片上有很多細毛,萼筒上部比較細,花蕾是粉紅色,在葉子長出前就盛開略帶淡紅色的白花,給人十分華麗的印象。

和平公園7.jpg

 

出門走走,意外在這公園跟櫻花相遇,在這一刻竟感覺到滿足和開心!!

和平公園8.jpg

和平公園9.jpg

 

這又是不一樣的花種~河津櫻

和平公園10.jpg

 

河津櫻的花瓣比較沒有那麼肥碩,清新淡雅。

和平公園11.jpg

和平公園12.jpg

 

公園裡有涼亭提供遊客休憩。

和平公園13.jpg

 

拍完櫻花,接下來就走往一滴水紀念館參觀,從公園裡面走往紀念館,這條路還特地做個滬尾藝文步道

和平公園14.jpg

 

這條藝文步道還真的很有綠意和詩情畫意。

和平公園15.jpg

和平公園16.jpg

 

邊走看這些淡水河畔的現代新詞和水墨畫畫作,也一起感染著濃濃的藝文氣息。

和平公園17.jpg

和平公園18.jpg

和平公園19.jpg

和平公園20.jpg

和平公園21.jpg

 

從藝文步道走上來之後,就看到這一棟日式建築在矗立在眼前。

和平公園22.jpg

和平公園23.jpg

 

 

照慣例~還是請最佳麻豆在房子前,讓我拍張紀念照。哈~

和平公園25.jpg

 

一滴水紀念館

和平公園24.jpg

和平公園26.jpg

一滴水含意~

該棟日式建築原是1915年建於日本福井縣大飯町古民家之木造建築,取名為一滴水,是為紀念此棟建築物的木工水上覺治、及其子昭和時期知名作家水上勉而得名,一生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崇尚珍惜萬物資源,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也當物盡其用。

另有含意感謝移築的人士,雖力量小如一滴水,終能匯聚能量完成此一跨國移築工程。

和平公園27.jpg

 

一滴水紀念館外觀為典型古民家住宅風格,全棟建築以木頭梁柱、榫頭及竹編土牆來完成,並未使用任何一根釘子。

和平公園28.jpg

和平公園32.jpg

和平公園30.jpg

遷移來台

1995年,日本關西地方發生阪神大地震時,此宅幸運地未遭毀壞,屋主為了讓震災受難的災民能有可懷當地共同回憶的地方,便把房子捐出,因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日本地區曾受阪神地震的受災居民感同身受,來臺協助災區重建工作。

終在時任臺北縣淡水鎮鎮長蔡葉偉、神戶大學自然科學研究所博士邱明民及其日本友人努力下,從2004年7月起拆解,並在2009年12月將構材在台重建,工程由日本苦力群生力軍及台灣志工、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共同參與,最終在進行從組裝、上梁、覆瓦、砌牆工程後,並於2011年3月29日開館,並在同年入選為淡水新八景之「埔頂攬勝」的景點之一。

和平公園31.jpg

 

一滴水紀念館側邊的建築,木造的牆壁看起來就是很溫潤的感覺。

和平公園33.jpg

 

一滴水紀念館外面的庭院,很日式的氛圍。

和平公園34.jpg

和平公園35.jpg

 

 

因為是木造房子,消防設備一定要齊全。

和平公園36.jpg

 

走到另一個出入口,往庭院和紀念館看過去,這樣的情景很像到日本的感覺吧~

和平公園37.jpg

和平公園38.jpg

滬尾礮臺(砲台)

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9:30—17:00、週六至週日 9:30—18:00;【公休日】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若適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隔日休館)

新臺幣80元/人 (參觀範圍:憑當日票根可進入紅毛城、小白宮、滬尾礮臺參觀。)

滬尾砲台1.jpg

 

以前到台南最常看到這種砲台,淡水也有砲台,只是我還沒有看過,這次特地來此看看。

滬尾砲台2.jpg

滬尾礮臺,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清代軍事遺址,同時也是淡水現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砲臺,建造於1886年,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淡水港。

因長期屬軍事要塞,該設施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

滬尾砲台3.jpg

 

歷史悠久的大門門把。

滬尾砲台4.jpg

 

滬尾礮臺位於今日淡水區油車里油車口4號,西側為新北市忠烈祠(原淡水神社),東側為淡水高爾夫球場,礮臺本體仍然保持著清代的形制,其位置選擇相對較高的地點,周圍環以土垣,使其地理位置隱秘,不易被外界發現,這使得該礮臺在防禦方面具有極高的效益。

滬尾砲台5.jpg

 

礮臺共有城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和廣場。礮臺的占地面積為26,711平方公尺。

滬尾砲台6.jpg

礮臺由石頭和水泥建成,包含可容納約500人的營房設施,有 底寬30呎的壕溝圍繞,和頂寬36呎的堅固泥土築堤防護。

甬道的建造材料主要使用石條作為基底,以唭哩岸石為主要成分,而偶爾則使用觀音山石。

滬尾砲台7.jpg

 

 

有歷史的甬道外觀拍照起來很有味道。

滬尾砲台8.jpg

 

 

感覺這裡若有導覽解說會更精采,接下來我們就隨興地到處看看~

滬尾砲台9.jpg

滬尾砲台10.jpg

 

 

感覺這裡的樹都生病了

滬尾砲台11.jpg

滬尾砲台12.jpg

滬尾砲台13.jpg

滬尾砲台14.jpg

 

 

寄生在樹幹上的蕨類,應該是這裡太潮濕才會有這樣的生態。

滬尾砲台15.jpg

滬尾砲台16.jpg

 

 

鑽這個小洞穴去探險一下。

滬尾砲台17.jpg

滬尾砲台18.jpg

 

 

甬道的建造材料主要使用石條作為基底,以唭哩岸石為主要成分。

滬尾砲台19.jpg

 

 

爬上山坡看看。砲台位於至高處,過去可直接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可惜今為樹木遮蔽。

滬尾砲台20.jpg

滬尾砲台21.jpg

 

 

2019年,淡水古蹟博物館爭取到文化部同意,將一比一在西北砲座回復一門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

滬尾砲台22.jpg

滬尾砲台26.jpg

滬尾砲台27.jpg

查維基百科

過去為便閱讀辨識,滬尾礮臺其中「礮」字沿用「砲」字多年,2011年底,根據依內政部規定改正,將國定古蹟正確名稱定作滬尾礮臺。

滬尾砲台23.jpg

滬尾砲台24.jpg

滬尾砲台25.jpg

滬尾砲台28.jpg

 

甬道環繞在子牆內圈的半圓形隧道,被用於多種用途,包括士兵寢室、儲藏室、彈藥庫以及日常生活空間。這些甬道相互連通,為士兵的作戰調度提供了靈活性和便捷性。在國軍駐守時期,東北側曾建有廚房與浴室,然而這些設施目前已被拆除,恢復了原始的結構。

滬尾砲台29.jpg

滬尾砲台30.jpg

 

因為小孩對這沒興趣,最後就拍張到此一遊紀念照。

滬尾砲台31.jpg

 

接著再繞到附近的雲門舞集劇場看看,再去喝星巴克咖啡

雲門舞集1-1.jpg

雲門舞集1.jpg

 

雲門劇場的建築造型還滿特別的。

雲門舞集1-2.jpg

 

因為不確定能不能走進去參觀,所以我就先躡手躡腳的趕緊拍照。

雲門舞集2.jpg

雲門舞集3.jpg

雲門劇場,位於中央廣播電台淡水分台的舊址,左鄰台灣高爾夫球場與淡水忠烈祠、右鄰滬尾礮臺,由以「宜蘭厝」聞名的建築師黃聲遠設計,為臺灣首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園區,占地1.5公頃,包括行政辦公室、技術工作坊、擁有450個座位的大劇院、2個排練室與可戶外演出的草坪。

雲門舞集4.jpg

由林懷民先生所創辦的雲門舞集,原本在八里的排練場,於2008年發生火災,因此向臺北縣政府申請與簽約使用閒置空間建造雲門劇場。由雲門舞集自行籌措經費,籌備7年營建,以「夢的綠劇場」和「看樹、看海、看表演」的淡水地理特質結合藝術。

雲門劇場是臺灣第一個由民間捐助興建的表演藝術文化園區,由黃聲遠/田中央建築團隊規劃,謙虛地尊重四周的歷史意義與綠色地景。

雲門舞集5.jpg

 

劇場外面的廣場還滿多這種人物雕像,是朱銘先生慨然出借“白彩人間”系列作品在劇場戶外展出。

雲門舞集6.jpg

雲門舞集7.jpg

雲門舞集7-1.jpg

雲門舞集8.jpg

雲門舞集9.jpg

 

可惜天氣不好,不然拍起來會更好看。

雲門舞集10.jpg

 

雲門舞集12.jpg

 

接著就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喝咖啡啦!!

星巴克的淡水雲門店,就隱藏在雲門劇場的戶外園區。

雲門舞集13.jpg

 

星巴克前面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這個青銅雕像了。

雲門舞集11.jpg

 

這雕像名為旋的冥想,是雕塑家林健成因當年羅曼菲在輓歌中不停歇的十分鐘旋轉而動所創作出來的雕刻。

同時,這雕像也是紀念舞藝精湛卻英年早逝的羅曼菲

雲門舞集14.jpg

 

走到腳痠,就進來星巴克咖啡點杯咖啡。

星巴克雖然不便宜,但是他們展店的位置和建築都很用心,又常常把藝術和咖啡來結合,真的是很棒!!

雲門舞集16.jpg

雲門舞集19.jpg

看起來這棟是鐵皮搭建的玻璃屋,建構起來的時間和成本會較節省,挑高的空間和大片落地窗戶,讓空間很明亮和輕盈。

雲門舞集17.jpg

 

雲門舞集15.jpg

 

坐在窗戶邊喝杯咖啡,看看戶外的風景也是很愜意。

雲門舞集18.jpg

雲門舞集18-1.jpg

 

三月是櫻花季節,所以看到一片粉紅的周邊商品,讓人愛不釋手,可惜...口袋不夠深,買不下去~哈~

雲門舞集20.jpg

 

這些看看就好~

雲門舞集21.jpg

雲門舞集22.jpg

雲門舞集23.jpg  

 

本來是想要喝咖啡,但是我們兩個走到流汗,在這寒流時刻還是點冰沙來解渴。哈~

雲門舞集23=4.jpg

 

星巴克的冰沙看起來就是繽紛可口。

雲門舞集24.jpg

 

喝完之後大大滿足。

雲門舞集25.jpg

 

要離開前,再繼續來拍拍荷花池和旁邊的櫻花。

雲門舞集26.jpg

雲門舞集27.jpg

雲門舞集28.jpg

因為我們是搭公車來此所以還要再走回到公車站,不然若自行開車的話,這邊有停車場比較方便。

若沒有特別的安排,來此放空走走,感覺還滿不錯的。

接著我們坐車來到漁人碼頭(我們在淡水輕軌站附近下車),一下車剛好看到一排海鮮餐廳,因為已經中午了,就先來用餐囉~

隨機找家海鮮餐廳來吃~海角阿鄉海鮮餐廳

因為我們只有兩人,所以點了幾樣小份的餐點來吃,這樣吃完大約1000元,還好價位還可以接受。

燙活蝦

漁人碼頭1.jpg

 

蚵仔酥

漁人碼頭2.jpg

 

 

炒青菜

漁人碼頭3.jpg

 

 

鳳梨蝦球

漁人碼頭4.jpg

漁人碼頭5.jpg

 

烤魚下巴

漁人碼頭6.jpg

 

 

這一頓美食應該是要犒賞小跟班,願意陪我一起來走走的酬勞吧~哈~看他吃得好滿足,這一趟旅行就值得啦!!

漁人碼頭7.jpg

 

吃飽我們再到漁人碼頭走走。

漁人碼頭8.jpg

 

昨天傍晚在淡水老街有看到夕陽,今天的天氣看起來不佳,應該沒有機會可以看到,我們也沒有要待到那麼晚,就隨處走走,拍拍照囉~

漁人碼頭9.jpg

 

情人塔

漁人碼頭10.jpg

漁人碼頭11.jpg

漁人碼頭12.jpg

 

淡水福容大飯店

漁人碼頭13.jpg

 

在這裡充滿異國風,也是很好拍。

漁人碼頭14.jpg

漁人碼頭15.jpg

漁人碼頭16.jpg

 

帶著行李流浪到淡水~哈~

漁人碼頭17.jpg

漁人碼頭18.jpg

 

漁人碼頭之前我有一次遇到天氣好,拍得比較過癮,陰天就用手機隨便拍拍。(其實也沒有帶相機出門啦!)

漁人碼頭19.jpg

漁人碼頭20.jpg

漁人碼頭21.jpg

漁人碼頭22.jpg

漁人碼頭23.jpg

漁人碼頭24.jpg

漁人碼頭25.jpg

話說我們這一路拖著行李走路真的很不方便,所以我們就在這裡逛完,力不從心,於是就坐公車回捷運站了。

我們坐回到捷運站,感覺有一點累,下午也沒有體力再去哪裡走走,於是就跟小跟班分道揚鑣,他坐回宿舍,我就繼續拖著行李,繼續去流浪囉~哈~(因為有個長假,就趁機來環島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玲 的頭像
    阿玲

    Anny's秘密花園

    阿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