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四天三夜終於來到比較陌生的屏東縣三地門鄉了,這裡就先介紹我們與山川琉璃吊橋的初見面。
話說當我們從萬金聖母聖殿天主堂,參觀台灣最古老的教堂離開之後,沿著沿山公路(185縣道)往三地門前進,途中經過茂林風景區裡的涼山遊憩區,聽說那邊有涼山瀑布步道可以去走走,但是當時我們已經有安排兩個行程,若再安插這個點可能時間不允許,所以只好就到門口看看就離開,等之後有機會再專程去走走囉~
不久我們就來到瑪家鄉端的山川琉璃吊橋專用停車場,這邊除了山川琉璃吊橋,旁邊還有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可以順道來看看。
往前走就是走往琉璃吊橋的方向,但是剛到此處,我們還是先來找洗手間,買些涼飲之後再出發。
這邊有一家咖啡館,樓上好像是一家旅店,若來這裡住感覺也不錯。
咖啡館隔壁這一棟建築裡面有販賣部,在最旁邊就是洗手間,往吊橋那邊是沒有洗手間,所以大家都先在這裡逛逛再出發。
好大隻的松鼠呀!
這裡也很好逛和好拍~
再往前走就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廣前場有個有趣的彩繪郵筒,遊客可以跟它來拍個合照。
這邊有隻松鼠,我發現這邊還蠻多松鼠的蹤跡喔~可能是這邊的特產或是吉祥物吧!
若是對這邊的地形不熟悉,可以來看地圖認識一下。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來到三地門,所以充滿好奇感,還好今天會住在這邊,這樣就可以來好好認識一下啦!
這兩天會在三地門鄉趴趴走,所以就來研究一下地理方向,現在我們位在山川琉璃吊橋,旁邊禮納里部落等一下也會去看看,住一晚之後,隔天就會走往霧台鄉喔~
進去原住民文化園區需要買門票,但是因為裡面的範圍也滿大的,若要逛可能也要一兩個小時,我們不夠時間只好放棄。
看這園區地圖還滿大的,聽說還有表演可以看,感覺跟我們南投九族文化村滿像的,因為我們以前就常去逛九族,所以就先暫時放棄進去參觀的動機。
在入口處拍拍照留念一下就好。
原住民文化園區廣場前,以及通往停車場的空地上有好多高大樹木成蔭,也有許多原住民圖騰的標誌,看起來很有當地的文化氣息。
原住民圖騰和後面翠綠的樹蔭搭配,畫面看起來很漂亮!
這裡也很好拍(借用同學的照片~)
同學們忙拍照,而我被旁邊這樣的風景給吸引住了~剛好此時有陽光照射,讓整個綠蔭好有立體感!!
木雕藝術坐落在綠蔭中看起來很顯眼。
仔細一看,木雕上方是鐵製的人面藝術品。
地上的小蘑菇再搭配後方的綠蔭,景色也很美!
在這裡停留好一會兒,但是有拍到美好的畫面就好開心,這就是旅行的快樂。
我們一行人也太會拍照了,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終於來到了山川琉璃吊橋的入口處,來看今天的主角~琉璃吊橋本人。
山川琉璃吊橋
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瑪家鄉
門票:全票50元(無優待者)
注意事項
參訪應注意事項
自105年4月16日重新開放民眾參訪並酌收清潔維護費用,開放參訪時段如下:
(1) 夏令時間(3至9月)平日(禮拜二~禮拜五)與假日(含冬令時間假日、連續假日、國定假日):09:00 ~ 16:30。
(2) 冬令時間(10至2月)平日(禮拜二~禮拜五):09:00 ~ 15:30。
(3) 禮拜一不開放參訪,惟連續假日倘適逢禮拜一則照常開放。
(4) 過年期間除夕不開放。
售票時間: (不須預約 直接購票入場)
我們在停車場入口處買了門票,走到吊橋這一端驗票就可以進入吊橋。
山川琉璃吊橋為聯絡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的吊橋,屬於吊床式吊橋,最大乘載人數100人。
琉璃珠的意象裝置為由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所設計,
橋體兩側鑲有32面故事牌,講述32個不同部落的故事。
吊橋兩端設有馬賽克藝術作品以及巨石裝置藝術。橋體兩側裝了1,664顆琉璃珠。
山川琉璃吊橋全長262公尺,高度約45公尺(平均高度)。
2015年12月26日完工以及試營運,期間免費入場,直至2016年2月29日試營運結束為止。2016年4月16日正式營運後重新開放,並且開始收費。
現在就開始來走這座之前號稱全台最長的吊床式吊橋。(但是吊橋長度卻在2017年由桃園市復興區的新溪口吊橋超越了~)
之前這裡剛開放的時候超火紅的,還好經過多年之後,人潮已經比較退去,再加上我們平日來,比較可以拍到空景。
吊橋下是隘寮溪,是高屏溪的最大支流,也是屏東縣瑪家鄉與三地門鄉的分界線。
站在吊橋上欣賞遠處的山景,層層的山巒很壯麗!!這也是吊橋取名的由來。
吊橋另一側可以看到通往三地門最主要的橋~三地門橋。
回頭看往剛剛來的方向,剛好無人經過,趕緊來拍照,很難得可以遇到空檔的時候!!(哈~還好當時有趕緊拍照,之後就越來越多遊客了!
)
當時整個都是我們包場,YA!!實在是太開心了!!大家先在這裡開心地拍照再繼續往前走。
琉璃吊橋的造型是以百步蛇外型來設計,眼睛鑲著琉璃珠,每一個都是不同的顏色,橋身也很像百步蛇的紋路,整排看起來很特別!
走在後頭側拍同學們的背影,大家都在忙著記錄這邊最美的風景。
有同學們當麻豆(雖然是背影),畫面感覺比較豐富!!哈~哈~
即將走到吊橋的另一端(三地門端),再看往三地門橋的那一邊,橋下的溪床還蠻寬廣的,冬天是枯水期所以比較乾旱。
看往另一邊的山巒,下午時刻山頂漸漸被雲層壟罩,看起來虛幻縹緲。
最後走到另一端,這一邊有個觀景台,可以居高臨下看吊橋美麗的身影。
琉璃吊橋掛在兩側的山巒間,美麗的弧形在大自然間很顯眼特別,這樣的工程真的很厲害!!
拍我們剛剛買的冷飲和吊橋的合影,這樣有沒有像在拍飲料廣告?!哈~
美麗的山巒和吊橋讓人看了心曠神怡,再加上一口冷飲,哇!! 整個身心舒暢呀!
在觀景台欣賞片刻之後我們就往回走了,聽說之前吊橋只能單向前往不能往回走,我們去的時候因為三地門這一端入口處在整修不能通行,所以就只能折返,這樣正合我意,可以再一次欣賞美麗的風景。
後面就是觀景台以及通往三地門的出口(封閉中),若在三地門的遊客要來走往吊橋,還是要等整修後進來比較方便。
最後我們再合影一下,把這美麗的吊橋收錄在我們此行最美的記憶裡。
下一個行程就在不遠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