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紹陽明山一日遊~小油坑賞芒花~霧裏看花 之後,突然想起前陣子到台北找小跟班,下午跟他坐捷運到北投逛了一圈,因為北投地熱谷公園步道今年才剛開放,於是在此就先來介紹這一篇。
話說~當我們從台北車站坐捷運到<北投站>下車,轉乘<新北投站>的支線就到北投溫泉區了,(新北投捷運車廂的設計也很有溫泉風景區的味道,不過礙於遊客多我就懶得拍照)到車站終點站下車,看到這邊有北投溫泉區的觀光意象,就拍照紀錄一下。
北投溫泉區
北投溫泉區泛指地熱谷、龍鳳、鳳凰、湖山里、行義路等十餘處。而狹義的「北投溫泉區」主要是指環繞「北投公園」四周的中山路、光明路、新民路、泉源路一帶,此地溫泉旅館規模較大、數量最為集中,自然人文資源也最豐富。
出了捷運站之後就開始我們的北投溫泉之旅啦!
台北捷運新北投站
從新北投站前廣場走出來之後側邊就是一座公園,我看到那邊有座古老的新北投車站,那是我之前就想去參觀的車站耶~於是就趕緊走往那邊去看看。
新北投車站:前身是百年老車站,現在為車站博物館。
因為假日車站前有許多攤位擺設無法拍到正面,只好從側邊避開那些遮雨棚來拍攝了。
新北投車站的由來:日治時期為發展新北投地區溫泉觀光產業,興建新北投支線,於1916年(大正5年)設置「新北投乘降所」後改稱為「新北投驛」,新北投地名由此而生。
新北投車站為北淡線甚至是臺北市僅存的百年車站,其站體為木造結構,
簷架下的雕花托座及1937年因擴建站體產生的3+1組合老虎窗,為車站建築一大特色。
然1988年因北淡線停駛而走入歷史並將站體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
2003年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抬頭,臺北市政府與民間團體攜手爭取車站回家,幾經波折後,日榮資產股份有限公司有感於臺北市民對於車站返鄉的熱忱與期盼,同意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車站重組位置於2016年以模擬站體試驗交通議題,最後定案於原址附近的七星公園內(即今所見),修復工程隨即展開,並於2017年4月重組完成再次對外開放。
木製車站內非常有氣氛,裡面展示了許多有歷史的物品,也有一些文創商紀念品,吸引遊客駐足細細品味一番。
站長熱情的跟大家打招呼,也可以來跟他合照喔~
走出車站來看看,這邊也很有古早的味道,拍照應該也很有懷舊感。
新北投車站屋頂上<虎窗>的設計很特別!
後方還一座列車可以進去參觀。
不過這次因為假日來此遊客比較多,所以就不想進去逛,在外面拍拍照就走人了,繼續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北投公園。
我們沿著中山路北投公園側邊的人行道一路往上走,途中會經過台北市立圖館北投分館,它是台灣首座綠建築的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在2012年也曾獲得美國某網站評選為全球最美的25作圖館之一喔~
之前我也曾想進去參觀,可惜遇到休館時間,隔好幾年再次來此卻沒進去,只好在外面拍張全景照記錄一下啦!
在旁邊還有個溫泉博物館可以順道去參觀喔~有興趣請看這一篇綠建築.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
千禧湯
往前走經過這一處是北投露天溫泉游泳池,這是1999年才開放的園區,適逢千禧年,所以又稱為千禧湯,價錢還滿親民的,開放時間等待要泡湯的人常常大排長龍。
北投梅庭
之前看過這邊的介紹是我的口袋名單,剛好這次經過,就順道進去參觀一下。
「北投梅庭」約建於1930年代末期,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與順應北投風土而建的和洋式別莊。屹立在北投公園近百年,自日本時代起,所有者包括日本總督府、陸軍大臣、台北州,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作為私人住宅使用,2006年因其建築特色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順地勢臨靠北投溪而建,將建物南側之山景與北投溪流結合為一,
上層為日式木構架,下層為RC構造(鋼筋混凝土建築Reinforced Concrete)之地下室,作為防空避難室用,在當時代的日式街屋裡,顯得獨特與具有歷史價值。
外門柱有書法家于右任題字之「梅庭」門牌,
庭院內有受「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保護之臺北市保護樟樹(編號1679)。
從樟樹下往上看,梅亭的建築外觀還真的很有特色。
高大的樟樹和優雅的梅亭相互陪伴也有一世紀的時間了。
我讓小跟班在此休憩等我,這樣才比較不會有壓力。
這是梅亭的二樓外面的陽台,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有不一樣的味道和美感。
走上一樓,慢慢欣賞建築物的外觀。
2021年由臺北市文化局委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維護,為提升文化資產再利用與在地推廣,未來將延續北投特有的人文特色,透過藝術展覽、教育活動,創造歷史人文與藝術文化相結合的樂活空間。
免費入內參觀,在門口有設置鞋櫃,方便遊客擺放鞋子。
此時剛好遇到有展覽活動,所以很好逛。
這次展覽的畫風很顏色很活潑生動,吸引我來拍照。
古老的日式木屋維持得很乾淨和完善,空間再搭配一些色彩豐富的展覽畫作,讓整個空間更年輕有活力。
當時建築裡面還設有<溫泉浴室>,還真的很幸福呢~
另外這一間是于右任先生的書房。
于右任親民隨和、交遊廣闊,1952年,他相中北投這幢和洋建築的宅邸為別館,命名為「梅庭」,作為避暑、避壽之所。
梅庭環境清幽雅致,書房內規畫于右任書法作品供人細細品味大師風範。
于右任先生的介紹
這次還沒有逛到的北投古蹟歷史建築還有~
1.瀧乃湯日式木造建築 地址:北投區光明路244號
2.少帥禪園張學良招待所 地址:北投區幽雅路34號
有機會再慢遊把它補齊。
地熱谷
關閉一年多的地熱谷公園於今年2022年7月20日重新開放了!之前我們沒來過,於是就趁它重新開放之際趕緊來看看。
北投地熱谷公園簡介
地熱谷面積約3500平方公尺,是大屯火山群區域內溫度最高的溫泉。這裡的溫泉是極為罕見的青礦泉,泉色微綠似玉,含有大量的硫酸鹽礦物和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鐳,目前全世界僅北投和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有此溫泉。
我們一到地熱谷就被眼前雲煙繚繞的美景給吸引了,好像在仙境般的感覺喔~
這樣拍起照來很夢幻吧!哈~哈~
可惜這天天空陰陰的,還好偶爾有出現一點藍天。
這邊的溫泉有一點熱氣,若冬天來可以感受到它的溫暖也很棒!!
可惜我們來的時候遇到陰天,沒看到湖中美麗的倒影,但是這樣的霧氣繚繞的美景還是很特別!!
地熱谷為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是大屯山群區域內水溫最高的溫泉,硫磺煙霧的景色擁有「礦泉玉霧」的美稱,是日據時代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地熱谷早年是遊客煮食和遊樂的所在地,不僅容易發生燙傷意外,更會造成溫泉水質的污染,造成護欄常崩坍,因此在民國83年自來水處將地熱谷重新整修,
熱谷因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且谷底地質鬆軟,常常有來此民眾失足跌倒被燙傷,所以又被稱為「地獄谷」,也有人稱為「鬼湖」。
2022年地熱谷公園重新整治的環湖步道很平坦好走,我們邊走邊欣賞湖中的美景,一下子就走完全程了。
可惜用手機拍攝無法把當時的美景給真實的呈現出來,就待各位親自到現場去體驗欣賞囉~
北投溫泉半日遊就在此結束囉~這樣的旅程真是輕鬆愜意呀!
台灣有許多溫泉遊樂區可以去一日遊,之前有介紹過的在此跟大家分享,希望有空再到未訪的溫泉區一一來玩透透。
新北 烏來溫泉區: 烏來spring spa溫泉山莊,感覺還不錯~ ,烏來老街吃晚餐&烏來瀑布商圈賞櫻花~
宜蘭 礁溪溫泉>礁溪溫泉公園和吃樂山溫泉拉麵 ,太平山之旅~鳩之澤溫泉(原仁澤溫泉)煮溫泉蛋
台中 谷關溫泉區:谷關溫泉風景區~兩天一夜之旅(中)谷關飯店&溫泉街
南投信義 東埔溫泉:久違了東埔溫泉~意外遇到吉野櫻盛開美景
台南 關子嶺溫泉區:白河.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水火同源/關子嶺溫泉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