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春假期間到白河林初埤賞完木棉花,再到土溝藝術村走走,之後看到附近指標有一個將軍埤南洋櫻花道感到好奇,因為沒有看過南洋櫻,也不知道現在是不是花季,就碰碰運氣去找看看囉~
從土溝村到將軍埤路程也是很近,所以這邊也很適合騎腳踏車來漫遊,最後還可以騎到小南海風景區喔~(下一篇再來介紹)
我們照著google地圖指示前往,看到這裡的池塘直覺就是將軍埤了,不過冬天是枯水期,已經看到見底的池塘了。
池中的水已經快見底了,不知道這隻白鷺鷥還有沒有食物可以吃呀?!
前方這一排應該就是南洋櫻吧?!
回頭看剛剛過來的路上,路邊有著<嘉田村>的招牌,其實畫面的右前方還有畜養許多小動物喔~感覺就是一個畜牧場。
嘉田村旁這一側所看到的河川,不知道是不是也屬於將軍埤的另一區域?這裡水量就比較多一些。
我們是第一次到訪將軍埤,對這邊地理位置也不熟,所以對這樣的風景都感到陌生和新奇。
我站在河岸邊欣賞風景時,看到欄杆上這些開著白色花朵的藤蔓,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呀?
不過還真幸運,只要遇到我不懂得,總是有好心的格友幫我解惑...哈~哈~感謝珍珍格友告知這是<盒果藤>
盒果藤:莖纏繞草本;根肉質多分枝;莖圓柱狀,時而螺旋扭曲,有 3~5 翅,被短柔毛,幼莖有時被毛較密,老時近于無毛。
花花序生於葉腋,花序梗長 1.5~2 公分,通常有 2 朵花;苞片顯著,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紙質,長 1~2.5 公分,具小短尖,兩面被短柔毛;花梗粗壯。
果扁球形,爆開後,內含4粒黑色種子,狀如餅盒,故曰盒果藤。
未開花的花苞,毛茸茸的好有趣喔~(這次沒有拍種子,以後有機會再來它拍。)
意外的在此看到未曾看過的植物也很開心,之後再來看看能不能遇到南洋櫻呢~
再往前走這一段路,這裡有成排的行道樹。
冬天樹葉都掉光光的情景,讓人很難猜測這是什麼樹種。
路過這裡,突然發現到一點點粉紅的蹤跡,趕緊下車看看~哈~哈~被我找到了南洋櫻的蹤跡了!!
我們到訪的時候,還未到南洋櫻開花的季節,不過竟然還可以看到早開的南洋櫻,也算是很幸運啦!!
因為這次也是提早來賞木棉花,一次賞到兩種花也真的很有收穫呢~
南洋櫻~終於跟你相遇了!!
南洋櫻(學名:Gliricidia sepium),屬豆科蝶形花亞科南洋櫻屬。原產於熱帶美洲,台灣於 1910 年引進,後於 1936 年又引進。
因花朵盛開時似櫻花滿樹,故名南洋櫻。在春季可用播種或扦插繁殖。
台灣中、南部地區略有栽培,做觀賞樹木用;其中以墾丁國家公園栽植最多,種植於行道旁,花盛開時極為壯觀。
南洋櫻花多數,淺粉紅色,呈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序多抽自於脫落葉片(極少數為存在葉片)的葉腋,長 2~12 公分,較密集而直立地生長;花梗長 0.8~1.2 公分,近先端有關節,花萼長 0.4~0.6 公分,有柔毛,旗瓣長 1.5~2.2 公分,淡粉紅色,中部以下有一淡黃色斑塊,背面有細柔毛,翼瓣粉紅色或淡紫色;花絲白色,子房近基部上邊緣有一槽狀腺體,光滑無毛。
南洋櫻 花期約3 月底至 4 月初。
遇到早開的南洋櫻,還真的很幸運。
不過還是很希望可以看到成排的南洋櫻花道呀~
在賞花之時,也一起欣賞綠油油的田園風景。
對岸有種植成排的落羽松耶~
還好家人很有耐心等待,讓我在此認真地拍南洋櫻,路邊看到的這兩棵南洋櫻比較小棵,不過也剛好它比較矮,讓我可以輕易拍到花朵。
彎著腰的南洋櫻,隨風搖曳的樹枝,看到花穗的蹤跡讓我好開心!!
以前只知道在烏山頭水庫那邊有南洋櫻的蹤跡,不過還沒有機會去看看,這次在這裡雖然沒有看到成排的南洋櫻,但是也算完成一種賞花的心願~
風和日麗的賞花日,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欣賞這南洋櫻的風采吧!
繼續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