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旅行第一天的行程,介紹到一半之後,突然覺得沒力了...難道正值小孩暑假期間,我也想放暑假了!哈~哈~沒有啦!還是要繼續介紹好吃和好玩的給大家,不過先把第一天的行程先暫停一下,直接跳到第二天的行程。
大家暑假一定很想到山上走走,避暑一下,我非常推薦去阿里山喔~上阿里山除了開車以及坐公車(台灣好行也有到達)之外,也可坐小火車上山,這次就跟大家分享此次坐阿里山郵輪式列車的旅遊經驗。
2016-06-08 am8:00
這一天天氣晴朗。
話說:郵輪式列車開車時間是早上8:30,若從台中出發時間會很趕,又怕有臨時突發狀況趕不上,所以才決定前一天就先到嘉義來住一晚,隔天才能輕鬆地去搭阿里山小火車。
要搭乘的阿里山小火車,必須到這阿里山線的站牌等。
這次會跑到嘉義趴趴走的原因,就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這5~6月的森鐵<杉湖遊蹤>郵輪式列車,喜歡這樣的郵輪式方式,因為沿途可以看許多小車站,到了奮起湖之後又接著到頂湖步道去走走,真的是很豐富的行程。所以就決定訂看看。
一般遊客要訂票日期為乘車日(含)前4天至15天,那時候我上網訂到的是車次是6/8的車次;有人說要訂這森鐵很難訂,那一晚我不小心一進去就訂到了(5/30訂到的),那時候當訂票成功字眼出現時我還愣住了!確定嗎?看了好久又查詢一下,才如夢初醒的開心的笑著說:耶!我要去阿里山了!
訂票後,隔天就必須去車站付款取票,那時候我也順便把要去嘉義的火車票給買好。
6/8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拿著車票開心地去搭小火車囉~
當時看到火車就匆忙地進去找座位,後來才想到要拍火車,趕緊跳下火車拍了兩張。
拍完後趕緊去找座位~
車箱內有分兩人座和單人座位。
我的座號剛好是一人座位。(哇~這樣就沒有機會有豔遇了~哈~哈~)
上車後,座位上就已經發放好我們的識別證,這識別證需要大家配合戴在身上,這樣我們的隨車導遊才可以確認身份。
識別證上還附有當日午餐的餐票,對!我們買套餐裡面還附有中餐費喔,還贈送一張阿里山小火車沼平或祝山線價值100元的車票,這是要我再次去阿里山遊樂區玩嗎?哈~哈~(去年去賞櫻,有坐過到沼平線的小火車<遊嘉義>阿里山賞櫻(part 1)~意外拍到極美的大島櫻?!聽說今年的火車票漲價了~ )
座位後方的布套~日本大井川鐵道及黑部峽谷鐵道分別於1986年及2013年與阿里山森林鐵路締結為姊妹鐵路!
票證互惠方案:兩鐵道為了展現姊妹鐵路的友好,經雙方約定,給予彼此姊妹鐵路的乘客,提供免費的乘車票,以鼓勵兩國旅客進行跨國的姊妹鐵道之旅。
阿里山森林鐵路浪漫鐵路旅遊~不過我們今天不是要去賞櫻花。
搭乘郵輪小火車的遊客,有免費贈送鐵道迷蘇昭旭先生著作的<奔馳百年~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故事>口袋書。
一般小火車的人數都會控制在80人~100人左右,也就是一節車廂有20人,共有五節車廂,這次可能因為隔天是端午節連假,所以這一班次的人數比較少(大家都要放連假了,所以就沒時間再來坐小火車吧~),這樣我才輕鬆訂的到票,真的很幸運。
火車準時在8:30出發前往奮起湖囉~當鳴笛聲一響起,我們就開始鐵路旅遊了,儘管昨晚因為太興奮而失眠,但這一路都捨不得睡,就是想要把這沿路的美景給看清楚。
沿路有導遊先生妙語如珠的講解阿里山火車的歷史和演變,以及各車站的歷史,讓這一整個行程都不無聊。
從剛剛在嘉義車站出發之後,沿途有經過北門修理工廠,北門驛,鹿麻產驛,因為我們這行程沒有停靠各個車站,所以就只好用手機往外拍。
從嘉義市區一直到鹿麻產驛這一段,都是平地段,海拔只有30m~127m,一直到竹崎車站之後,才開始從127m~800m一路上升,這一段稱之為<熱帶林鐵路之行>。
左邊有一座吊橋,這經過的好像是牛稠溪橋,是登山的玄關。(我當時聽導遊說也記不得那麼多~若有說錯敬請見諒阿~)
火車離開平地段之後就開始上山,在車上其實大家都跟著導遊先生介紹,一下子往右看,一下子往左看,真的很忙碌!因為這火車在竹崎到木屐寮之間有兩處近乎180度的大彎道,所以可以發現火車是彎了一圈後又轉了回來,這是鐵路利用較長的路線迂迴緩減坡度,也是世界登山鐵道五種工法最常見的一種。
火車繞了一圈180度之後,鐵路海拔高度就往上提升,視野又再次開闊起來。
沿路經過的樹林也有變化,從一路的檳榔樹到越來越高的海拔,就變成不一樣的樹種,就知道我們又在比較高的海拔了;因為火車力度不夠,所以坡度只有8度,必須靠盤旋式慢慢上山,後面再跟大家慢慢介紹。
沿路拍不太清楚,不過這特殊的隧道口(像教堂的形狀)一定要拍起來,因為導遊一直說這洞口的設計好特別~
在火車辛苦爬上獨立山之後,我們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嘉義市了。
很難得可以在這樣的地理位置遠眺嘉義市,所以一定要記錄一番。
第一站:獨立山觀景台
到這一站,旅客終於可以下車觀賞山上美景,順便拍拍照。
從這角度看,這是車尾喔~
拍剛剛經過的隧道
從觀景台看出去的美景
當天天氣很好,可以看到藍天白雲。
在觀景台突然看到這一小朵藍色的花,平地應該比較少看到它的蹤跡吧。
在這觀景台休息約10分鐘,氣笛聲一響,把我們嚇了一跳!原來要大家上車~上車後導遊要清點人數,後來有趣的說:應該大家都已經到齊了吧!因為觀景台都沒人了~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那就是過了樟腦寮之後,火車開始以螺旋線狀的方式爬山,有第一迴旋,第二迴旋,第三迴旋....轉到我頭昏眼花,我也快搞不清方向了~哈~哈~只能說當初日本人在設計這山洞時太厲害了,聽導遊說這一段建造歷史,才讓人深深佩服這樣的創舉呢。
這精采的內容,我想要親自去搭乘的旅客,才可以深刻體會到這螺旋登山的奧妙,我言詞表達很弱,所以就不再多說了,看風景就好。
經過好幾個隧道之後,突然看到這古老吊橋~不過這應該很少人會去走吧?或許這是給登山客走的吊橋吧~因為這邊也有很多步道可以登山的。
這吊橋真的很有歷史。
過了隧道之後,眼前又一片光明,正是所謂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第二站:交力坪車站
火車約在10:15到達交力坪車站,在此停留約15分鐘,真棒!我很早之前就很想到這裡看看了,這次可以坐小火車到達真的很開心!
交力坪是仁壽村的中心點,早期因交通不便,鄰近村民挑運山產出外販售,或購買物資上山,都在這平坦的地方交互交手提換,因而得名。
這裡海拔997公尺,已經感覺很有涼意了。
大家在此開心地拍照留念,我前前後後也拍了不少照片喔~不過我想另外再寫一篇報導,所以就放一些照片代表就好。
這是交力坪古早味的雜貨店以及郵政代辦所,因為這一家傳統的柑仔店有濃濃的古早味,所以就成為遊客來此必買必看的景點,也有必買的芋粿,但是我沒有買。
車子停留到10:30之後又鳴笛,提醒大家上車,要繼續前進囉~
交力坪完整文章請參考:阿里山小火車充滿懷舊風的火車站~交力坪站
途中又經過水社寮站,但是沒有停靠,車上導遊說了一段笑話給大家聽:以前他也是常常到這裡爬山,有一次好不容易爬到水社寮(還是哪一個車站?),本想說提早個5分鐘等火車來,就可以搭火車下山,沒想到當他們開心的在月台看到火車來,火車竟然咻一下子就過去,沒...有...停靠...,@@,此時心中錯愕不已!只好再乖乖走下山,後來走到山下跟站務人員抱怨時,站務人員才問一句:那請問你們當時看到火車來時,有沒有舉手招呼呀?導遊回答:當然....沒有....;所以當你在招呼站時看到火車來,就是一定要舉手招呼火車停下來啦....ㄎ~ㄎ~
這就是招呼站名稱來由~哈~哈~
聽玩笑話後,我們也來到了終點站:奮起湖 不過我們一到達並沒有在此停留,要等到下午回來,才有一小時時間讓我們逛老街。
走出車站之後,緊接著我們再坐小巴接駁車,前往迷糊步道和頂湖步道。
這就是載我們的小巴,剛剛好可以容納我們一節車廂20人,坐這小巴還要另繳費250元給司機先生,費用沒有包括在套票裡喔~在訂票系統裡就已經有說明了。
坐上小巴後,就由另一位在我們火車上跟我們同車的志工姊姊,幫我們做導覽。
從奮起湖出發,我們要往石棹方向前進,到達迷糊步道。
迷糊步道
迷糊步道(米洋溪步道)位於阿里山鄉公所旁,就是米洋溪步道入口,全長1.2公里,一座美麗而優雅的米洋吊橋靜靜的在溪谷上伸著懶腰,而步道就在吊橋的另一端輕輕召喚,好像隨時有樹仙子、花精靈會跳舞出來呢。另外這裡也是賞鳥的絕佳步道,如藪鳥、白耳畫眉、山紅頭、五色鳥等。
在之前看行程就覺得為什麼迷糊步道停留才20分鐘?原來只是蜻蜓點水而已,要好好的體驗步道,就要擇日再來,多一點時間才能體會這步道的美麗風光;不過我是肉咖,還好沒有要走步道,不然我一定軟腳的啦!哈~哈~這樣走一小段,就可以看到這竹子步道的美麗,也是很輕鬆愜意。
這樣的竹林好像溪頭喔~好喜歡溪頭蓊鬱翠綠的竹林風情了。
一路看到這高大的竹子,就忍不住停下腳步拍照~
怎麼看都覺得好美喔~
短短一段路就讓我拍不停,我想若讓我走完整段的步道,照片一定多到不行!
聽志工姊姊一路解說竹子的一生,原來這竹子一出土之後,就決定它的腰圍多大了,所以不會再變胖,但是身高會一直往上伸展,一直到了四年之後,才會被砍掉來利用。
有些人聽的津津樂道,我是邊走邊拍,都沒在專心聽,真不是一位好觀眾呀。
當我們走完一小段的竹林步道之後,出口處就有接駁車在等我們了,真的好輕鬆。
補: 春天的時候櫻花盛開也很美喔~2017阿里山迷糊步道賞櫻花~初次拍到冠羽畫眉
緊接著我們就來到了頂湖步道,不過到了午餐時間,所以放飯時間到了!吃飽後才有體力去走步道啦!我們來到的是這一家大凍山民宿,咦~我們又沒有要住宿怎麼會到民宿來呢?
原來這一家民宿也有在辦外燴,所以我們就在這裡吃大合菜。
我們大家以為中餐會吃便當,沒想會是吃合菜,感覺好像是去參加喜宴喔~哈~哈~
這一桌總共有七菜一湯,因為同桌的我們大家都不認識,所以我就不太好意思拿相機拍照,所以用手機隨手拍一下就好。
吃飯囉~
這一桌菜有清蒸鱸魚、白斬雞、梅干扣肉、炒麻竹筍、炒青菜、炒高麗菜、芥末涼拌豆腐和筍絲排骨湯,滿豐富的午餐。
吃完飯後還有一點時間,我就趕緊到這民宿周遭走走逛逛,這感覺好像我們鄉下的民宅。(當然~這是山上的住家呀~)
中午時刻這裡的溫度好舒服,遠處已經有雲霧飄過來了,感覺好清涼。
民宿的環境
前面就是他們的商店,除了餅乾,飲料,糖果...等等之外.還有販賣當地的農產品。
阿里山出產<轎篙筍>。
在阿里山上生長的轎蒿筍,整條嫩筍未切段、未調味。轎篙筍殺青川燙後,經真空殺菌包裝,包裝內裝有無菌水阻絕細菌。打開包裝後,取出筍肉,依個人喜好料理,可以搭配梅干菜、酸菜或其他配料,來燉、煮、炒,葷素皆宜。
附上店家的名片,有興趣可以來此住上一晚。
在還沒開始走步道前,先在附近周遭拍花花草草。
這是曼陀羅花~不過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顏色的曼陀羅花。
粉色曼陀羅 花語:適意~ 我想它開在這阿里山上,果然很適意呀~
香葉萬壽菊,它的葉子有特殊的香氣,枝葉也可以泡茶,植株本身亦可以驅蚊喔。
開始爬步道~
當大家都全部集合之後,帶隊導遊在此也分了三組,依個人意願和自己的體力,去斟酌選擇適合的組別。
第一:挑戰組,全程走完頂湖步道,約一小時~
第二:輕鬆組,走半圈步道,可以輕鬆自在地慢慢走~
第三:休閒組,不想走步道,可以在原地泡茶聊天,等大家回來~
本來在出發到嘉義之前,我為了要走這步道,特地去買了一雙登山鞋(因為怕滑倒),沒想到要出門時外面下大雨,所以我只好穿著涼鞋出門,又不想再帶很大雙的登山鞋,所以這時候身穿涼鞋的我,只好乖乖地選擇輕鬆組~不過這樣也好,我才能邊走邊拍照呀。
出發囉~
若自行開車的朋友在抵頂湖社區後下車,登山口有二處,一是進入社區最裡面,會經過一個漂亮的觀音石,順著產業道路上,另一是社區入口轉彎處(頂湖廣場)的登山口上去(馬路對面的杉林有凍頂步道,往芙蓉山H1967約70分鐘)
因為我們是在頂湖社區最裡面,所以走進去沒多久,就看到這一個明顯的地標:觀音石。
大凍山裡面都是高大的杉樹林,走在其中,感覺我們人類好渺小喔。
因為我們是輕鬆走,所以我就有機會可以沿路邊走邊拍,若是選擇挑戰組,必須走兩段步道,而且在我們相同的時間要走完,這樣真的很趕,所以我覺得我還是適合這樣輕鬆走,走這一小段路下來一點都不會累,才可以在這觀景台...坐看雲起時。
沿路其實拍了蠻多花花草草,所以我再另外一篇來介紹頂湖步道,這樣文章比較不會落落長。(其實已經很長了~哈~哈~)
補: 2017春天賞櫻 頂湖自然生態公園~大凍山步道輕鬆行(兩次全紀錄)
最後走回到大凍山民宿,大家也漸漸地回到集合地,此時雲霧都下來了,氣溫真的好涼爽喔!集合後我們就接著坐上小巴,前往最後一站:奮起湖。
奮起湖老街 在這裡有一小時時間,可以好好地逛老街。
奮起湖我是第三次來此,第一次的時候到阿里山來,以為這裡有湖興致勃勃要來玩,結果竟然是一個地名,大搞烏龍。
第二次是跟好友一家人來此,那時候假日帶小孩子玩,所以也沒有每一地方都走到;所以這次第三次獨自來此,我就好好地把想看的想拍的通通完成。
奮起老街介紹請看這一篇: 阿里山小火車奮起湖站~逛老街,肖楠樹林,星空小屋
我們搭的郵輪列車下午3:00 要回嘉義了,最後在老街買了一杯愛玉上車品嘗,接著就看火車慢慢駛離奮起湖車站了。
回程的時候大家都玩累了,所以導遊讓大家休息,等到經過比較特殊的地點,再補充說明~
水社寮:因為現在這社區村民人數漸漸稀少,所以這裡已經沒有國小,看到的國小是已經廢校;在車站旁有一個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可以在裡面透過即時影像來觀看蝙蝠生態,這是因要保護蝙蝠不被打擾的特殊設備,這是水社寮比較特別的補充說明。
因為我坐的方向不是很好拍到,只拍到這畫面,不過這樣老房子和電線桿很懷舊吧。
沿路又經過剛剛走過的路線,但是因為反方向不是很好拍,我就沒拍了~
最後又看到這一個教堂式的隧道口,還好還是拍的到。
因為下坡的關係,所以下山的速度快很多,但是火車必須把剎車系統拉住,才不至於衝太快,所以沿路就比較吵一些~導遊在路上又講解阿里山火車的歷史,當下對於這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建造,真的感到十分佩服!一生一定要來坐一次才不會遺憾啦!
最後~再會啦!獨立山!
現在暑假阿里山郵輪式列車還有推出不同的旅遊方式,可以每一站都停靠,讓像我一樣想每一站都下來的旅客,可以好好地參觀一番,詳細情形請看跟著森鐵去旅行。有人當時聽到直說要再來坐一次呢~我其實也有一點心動呢~不過有寫網誌的人應該知道,這樣一趟寫下來~粉累呀~哈~哈~我想等我想念阿里山火車時再來坐吧~
後記:去年三月櫻花季我也有坐國光客運推出的一日行到阿里山賞櫻,這次換坐小火車上山,果然又是不同的體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