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祖祠1.jpg

張家祖廟位在台灣大道統聯轉運站附近的安和路旁,若從台中市區的朝馬路走過虹揚橋,到安和路之後右轉,在左手邊有一座公園,張家祖廟就藏身在公園裡。

在這附近有一處日祥生機園地我曾去過幾次<吃>日祥生機農場聚餐,若從朝馬路再往上走,就可以到台中世貿中心以及東海大學,而這裡這麼多景點我都走遍遍,但是卻還沒有到過張家祖廟參觀,實在是沒有找到適當時機到此一遊啦

張家祖祠2.jpg

話說~去年中秋節連假,載大兒子去朝馬站坐客運,於是就趁機帶相機出門到附近晃晃,最先想到的就是來這裡參觀。

拍照日期:2020年10月初

張家祖祠3.jpg

張家祖廟(市定古蹟)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安和路111號

周一公休 (防疫情間暫時關閉)
周二至周日開放
上午 9:00-12:00
下午13:00-17:00

參觀費用:無

 

張家祖廟,位於舊名下七張犁(今西屯協和里一帶),原是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的馬堂張氏後裔所建的祠堂。

張家祖祠4.jpg

張家祖廟於日治時期明治37年(西元一九O四)興建,二戰以後,歷經幾次大修,現存的臺中張家祖廟坐西朝東,是一座兩進兩廊四護龍的四合院祠宇建築,也是百年古蹟。

1985年11月27日,臺中市政府公告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則登錄為歷史建築。2010年隨臺中市升格為直轄市後張家祖廟改為直轄市定古蹟。

張家祖祠6.jpg

 

此刻我是站在前面的半月池塘邊,用長鏡頭來拍攝張家祖廟的建築。

張家祖祠7.jpg

張家祖祠8.jpg

 

在半月池裡看到荷花綻放。

張家祖祠10.jpg

張家祖祠11.jpg

張家祖祠12.jpg

 

旁邊竟然也有設立公廁,真的是太貼心了。

張家祖祠13.jpg

 

這裡有碑文說明張家祖廟的歷史。

張家祖祠14.jpg

 

祖廟前有寬廣的前埕及半月形的池塘。

張家祖祠15.jpg

 

側邊空地的布置,有許多竹編的傳統器具,很有農家的純樸氣氛。

張家祖祠16.jpg

張家祖祠17.jpg

張家祖祠18.jpg

 

這個好像以前的嬰兒搖籃~但是在這裡應該是放物品的吧!

張家祖祠19.jpg

張家祖祠20.jpg

 

這裡有座石燈籠(是吧?)不知道是不是古蹟?

張家祖祠21.jpg

 

在居家設計中,放上幾盆盆栽,充滿綠意的環境就讓人很舒服。

張家祖祠22.jpg

張家祖祠23.jpg

 

在側邊的房子很古樸,屋頂還是用稻草鋪蓋著,我記得這裡好像是廚房吧?

這樣的外觀讓我好像回到小時候的古厝,所以我就坐在這外面的長板凳上休息片刻呢~

張家祖祠24.jpg

張家祖祠25.jpg

 

再來介紹張家祖廟的本身建築~

張家祖廟建築格局與中部地區的傳統民居相似,四護龍四合院特色格局、柱廊形式三開間的前廳與正廳,紅磚牆跟牆廊有雕刻及彩繪,還有內外護龍的院門,屋頂彎曲起翹的燕尾脊,建築的傳統美學在這裡很值得您慢慢地細細品味喔~

張家祖祠27.jpg

 

古蹟建築三開間的前廳與正廳,均用柱廊形式,柱廊內,左右次間為紅磚斗仔砌牆體,前廳紅磚牆上八卦三櫺竹節窗窗外框以磚雕構成,兩邊圖案及雕法各有明顯差異。前檐廊及左右牆廊有雕刻及彩繪的抬樑結構(以上是部分參考台中文化資產官網上的介紹。)

張家祖祠28.jpg

 

直櫺木窗

張家祖祠30.jpg

 

柱腳的雕刻圖案很特別。

張家祖祠29.jpg

台灣廟宇的柱礎紋飾相當豐富,除了花草、龍鳳、獅獸、化生之類,也有以琴、棋、書、畫等文房器具,配合「八駿馬」或花鳥題材;如淡水福佑宮柱礎紋飾。除此之外,台灣柱礎紋飾還融入了道教思想、民間信仰及反應風土民情與時代背景的各種裝飾題材,有具象的寫實紋飾、有抽象的圖案裝飾,包括防災象徵之題材。在這些題材的背後,都蘊涵著豐富的象徵意義。

前廳大門兩側有鳳凰與麒麟精美浮雕圖案。

張家祖祠31.jpg

 張家祖祠32.jpg

 

張家祖廟屋頂全為硬山形式,兩廳及內外護龍的院門屋頂,都有彎曲起翹的燕尾脊。

張家祖祠26.jpg

 

 

屋頂下牆面的精緻裝飾。

張家祖祠9.jpg

張家祖祠32-1.jpg

因為本身對於傳統廟宇的建築專業名詞並不熟,所以就轉述網路上的知識來說明一番,畢竟講錯就非常尷尬了!!

位於梁架上兩組疊斗間之實心彎月形構件,稱為「束仔」,或「月梁」。而在其下的雕花板,即稱為「束橢」。「員光」是在通梁下的雕花板,也稱通橢。二者皆是「枋」的一種,除作為橫向穩定的輔助構件外,也是藝匠雕花藻飾,注視焦點所在之一。

張家祖祠33.jpg

承挑屋身出檐的正栱外緣套上垂花以作為裝飾,即是「吊筒」,也稱「垂花」。

其形式如短柱子,中鑿榫眼以納正栱後尾,下雕蓮花、花籃或繡球,具備結構與裝飾的作用。又為了遮掩吊筒外緣的榫眼接縫,其上多置神仙人物或動物等木雕,即是豎材,由下觀之,豎材木雕的動態感甚佳。

張家祖祠35.jpg

 

之前我也曾報導過 台中林氏宗廟 ,所以對這些祖廟並不是很陌生,只是對於這些建築比較純欣賞,也止於喜愛拍照,對於專業的建築構造還是跳過。

張家祖祠36.jpg

 

張家祖祠37.jpg

張家祖祠38.jpg

張家祖祠39.jpg

 

側門的造型也不馬虎喔~

張家祖祠40.jpg

張家祖祠41.jpg

 

從大門進去看看~

張家祖祠42.jpg

 

張家祖祠47.jpg

 

正身大廳<發祥堂>

張家祖祠43.jpg

 

日據初期,張氏子孫繁衍,族人增多,因此宗族代表七人於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倡捐,在下七張犁上名「紅瓦厝」現址興建祖廟,次年完成,名為「發祥堂」,即為今日所見張家祖廟之始。

張家祖祠45.jpg

 

大廳內是屬於私人的祖祠是禁止進入喔~

張家祖祠44.jpg

 

大門上方高掛著清光緒之間頒發的進士,翰林匾額。

張家祖祠48.jpg

 

兩側迴廊可以通往旁邊的房間。(但是我沒有拍照,因為房間太幽暗而且都是骨董家具,所以就快速看過就好~)

張家祖祠46.jpg

 

看天氣很好,還是多拍些戶外的藍天和美麗的紅磚建築。

張家祖祠49.jpg

張家祖祠50.jpg

 

中國建築非常有意境。

張家祖祠51.jpg

張家祖祠52.jpg

張家祖祠53.jpg

張家祖祠54.jpg

 

接下來參觀廚房的區域,看到這些古早的造咖,真的讓人好像來到了電視劇裡的民初時代。

張家祖祠55.jpg

張家祖祠55-1.jpg

張家祖祠56.jpg

張家祖祠57.jpg

 

我小時候家裡也有這樣的一個灶,大部分都是來炊粿的。相信現代的小孩子沒有辦法體會這種生活吧?!

張家祖祠55-2.jpg

 

古色古香的書桌和國畫,書桌上還放著文房四寶。

張家祖祠58.jpg

張家祖祠59.jpg

張家祖祠60.jpg

張家祖祠61.jpg

 

神明廳

張家祖祠62.jpg

張家祖祠63.jpg

 

看到以上的場景,是不是讓你感覺彷彿來到拍片現場了。

張家祖祠64.jpg

 

最後參觀完之後,從廟埕前面的道路走回去補拍。

張家祖祠65.jpg

 

因為我剛剛一到裡面,就先從這側邊的小徑到半月池拍建築,側邊的樹林(花園)種植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環境很自然幽雅,讓我印象深刻。

張家祖祠66.jpg

 

走出大門之後再來補拍。

張家祖祠67.jpg

 

入口處側邊有對於<張家祖廟>的介紹。

張家祖祠68.jpg

 

拍起來最快了~哈~哈~

張家祖祠68-1.jpg

 

 

前面就有停車場,很方便停車喔,這裡也有一小片的公園綠地,還滿適合帶小孩子來此逛逛的。

張家祖祠69.jpg

張家祖祠70.jpg

張家祖祠71.jpg  

張家祖祠72.jpg

 

附近我記得還有<樂樂書屋>,不過我看他們的營業時間剛好是假日休息,所以就沒有繞去看看了。

台中逢甲附近還有一個<張廖家廟>,也是跟張家祖廟一樣是市定古籍,有機會再去看看這兩處不同的地方。

 

繼續延伸閱讀台中古蹟廟宇:

<遊台中>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台灣第一閩式官邸,大花廳) 

<遊台中>潭子區.摘星山莊~台中市定古蹟,欣賞歷史古蹟之美 

<遊台中>南屯老街古蹟系列~香火鼎盛的<萬和宮> 

<遊台中>東區.三級古蹟樂成宮~有個靈驗的月老廟 

<遊台中> 台中林氏宗廟 VS.古色古香的春水堂 

<遊台中>重訪台中民俗公園 

 

 

arrow
arrow

    阿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